腿肉仓库

查看个人介绍

【评】霜月与芽

啊啊啊啊啊我的踩线!!!混蛋我哪儿戳到你LO的脆弱神经了啊啊啊啊

https://nuoshuisuqing.lofter.com/post/1d8bdca4_ede03f9

——浅评《辜月屠城》(上附原作地址)

 

 @诺水素清 小姑娘七夕快乐!礼物!哎呀可算赶上了不容易23333


粗读完一遍《辜月屠城》,感觉故事仿佛才刚开始。我犹豫了很久自己能否写这篇文评,一方面我只是粗粗读过,并没有像作者一样查阅大量史料,很可能评价会有失偏颇。另一方面,诺儿的写作方式——用大量的对白推动故事情节,是我很少见的。如果强行写,不仅是对作品的不尊重,也是对作者的敷衍。

 

然而有一种力量在催逼我,将我所读所感写下来,最终变成这篇粗糙的短评。

 

辜月,即农历十一月,意为吐故纳新。恰逢国难临头,中/国/革/命崛起,可这场蜕变的前方,却是尸山血海。即便早知道结局有一场屠杀,我仍旧希望诺儿笔下能稍稍转个弯,把这段抹去,给我这等懦弱读者一点仁慈。

 

完全忘记自己写作时多么心狠手辣。

 

哦,这词不该这么用。应该是忠于故事。《辜月屠城》我最喜欢的在于它同时具有描绘历史的真实感和身为小说的浪漫情怀。开篇的撤退是还原历史的部分,堂堂黄/埔军人,居然在商议如何弃城逃跑。哪怕有血性义士,也不过是很小一部分。“升官发财请往他处,贪生怕死勿入斯门。”不知孙先生泉下有知看到这群后生作何感想。

 

全职中的众人,也是本作的主角,则是小说浪漫的体现。但这浪漫也是建立在现实的地基上。艺术是现实,生活也是现实。历史上没有主教张新杰、军人韩文清(不过真有一位叫叶修的国/军将军)可的确存在着无私帮助难民的教士,浴血杀敌的军人。他们以血肉燃起希望的灯火,任何人都无法抹杀熠熠生辉的灵魂。

 

入圈两载有余,我看过的民国PA只手可数。由于这段历史尚未远去,出于各种原因某些部分被修改的面目全非,让我下意识回避相关题材(事实上我在回避整个中/国/近/代/史,这点真的非常惭愧)。我敬畏这段历史,以我浅薄的见识根本无法理解那个动荡纷飞的年代,因此生怕误读。那是我国历史上最特殊的年代之一,用老师的话说:“我剪那个时代的相关视频,都是要沐浴更衣的啊!”

 

诺儿采取了将故事和历史交叉叙述的方式,没有粗暴的分成两节或者单单提个设定,相反从军装上的胸章、安全区以及众多真实历史人物出场就能看出,她在努力搭建一个1937年,南京沦/陷后的微缩模型。除了主角们的篇幅,也有许多处对战场、对民生、对环境的描写。比如韩文清“眼睫沾上了血灰”;怀抱婴儿的痴傻少女;被烧得焦黑,也要固执仰望天空的枯木……就像电影镜头中的特写一样,放大局部,给人最直接的冲击。

 

包括写这篇文评时我也在想,诺儿这样的写作手法,究竟像什么呢——口语化的文字,大量人物互动(对方言的使用,比如作战会议上的叫骂和老板娘的暴走),像是话本。加入的环境描写,植物间的对话又给我意识流的感觉。如纪录片一样还原历史的残酷,并本身具有记录者的残酷(纪录片是残酷的,具体见《北方的纳努克》)。不过它的浪漫色彩又违背了纪录片的“绝对忠于事实”。

 

——剧本。

 

这是我的理解。仔细想想,多篇幅的对白,注重同一场景人物冲突,草蛇灰线最后在一处引爆,并将故事引导向必然结局。读者则仿佛与故事“间离”一样,旁观他人喜怒哀乐。这都很像剧本。毫无疑问《辜月》是一部悲剧或者正剧(悲喜剧)。我们知晓它要讲述的战争,就像知晓罗密欧与朱丽叶的殉情。然而我不知道她,诺水素清会如何描述最终的落幕。这是剧本的有趣所在。我知道故事结局男主和男主会幸福的生活在一起或者会死什么人(除了爱情悲剧我真没见过什么悲剧没有人命官司,嗯,不过现在许多作者似乎也会想办法死那么一两个?)。

 

我无法知晓作者设下怎样的圈套请君入瓮,让我在阅读过程中惊呼出声:“天哪怎么会这样!!”像王杰希和方士谦前往武汉哪儿,我确信老王的眼睛是一个重要的“包袱”,我已经再想诺儿要怎么把它抖出来了,不过结果肯定会出乎我的意料。第二在意的就是开篇那个“私生子”了,啊啊好想看后篇啊。

 

谈完故事,再说说角色。比起主角我其实更更更被那些小配角们惊艳(主角人物分析?作者本人的介绍和全职原著我都没啃透呢)。像之前提到的痴傻少女,真实人物福斯特,逃难的信徒们和一口方言却豪爽的老板娘。远观,他们的一生也不过是浩瀚历史中的小小水花,近看却令人屏息凝气,他们是那个乱世的一部分,无数水花最终汇成波澜壮阔的滔滔江海,延绵不绝。

 

这又有点令我忍不住想到《窃听风暴》,一部描述斯/塔/西的影片。电影有极强的既视感,很容易让人以为是真人真事改编。可事实上当导演要求去前东德监狱博物馆拍摄时,馆长拒绝了他的请求并说——整个东/德历史,像维斯勒(影片男主,违反斯/塔/西管理条例,帮助作家德瑞曼完成西/德文章写作,为此作出牺牲)这样的警察一个都没有。

 

反观《辜月屠城》,那些饱受灾难依旧怀有希望的人民,义无反顾的军士,善良的教士,进步的青年……他们却全都是真实存在过历史上。是我们没有被条例驯化吗?是我们缺乏严谨和理智吗?是我们不害怕失去一切吗?

 

不是。

 

曾经看到过一句话——人类是什么事都能做得出来的生物。

 

只要有一点希望,我们就能挖通黑暗,在世界尽头取来光明。如果被逼到绝望,我们也会流着血和眼泪,不惜一切拉着敌人同归于尽。这便是人性。它复杂、纯洁、斑驳、美丽,令古往今来无数文人骚客呕心沥血,只为提炼灵魂的一点点光。

 

《辜月》做到了。当然纯度不是百分百,拜托,世界上谁能百分百的提炼人性啊。可仅仅这几个面就已难得。毕竟在傻白甜泛滥的圈子中,这样的正剧简直感动得我快要流泪了。仿佛幼芽,虽然稚嫩,却也勃勃生长。

 

说了这么多,千言万语汇成一句话,好吧其实是两句——

 

诸君,我喜欢《辜月》!

 

诺儿,什么时候更新?

 

 

 

感谢看到这里的各位,忍受我的渣文笔。说真原作很棒的,强烈向诸君安利!



by.寒荒


评论(4)
热度(55)
 
©腿肉仓库 | Powered by LOFTER